破局之道:北京航空物流发展方向与路径探析(二)发展方向、发展路径

三、 探析北京航空物流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统一思想是为了更好的统一行动。推动北京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关键在于要“跳出北京看北京”、“跳出物流看物流”,在京津冀范围内统筹好北京、天津、河北的航空物流发展问题,谋划好三地的发展定位,引导形成定位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协同化、竞争错位化的航空物流发展新格局,全力助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一) 北京航空物流的发展方向

 

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首都职责,立足大兴机场“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的使命,围绕“大兴机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撑雄安新区建设”的功能,将大兴机场打造成国家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抓手”、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

 

聚焦“健全中央政务功能服务保障体系”,立足首都机场“第一国门”的使命,围绕“重点服务四个中心建设”的功能,将首都机场建设成国家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服务中央政务功能的“重要载体”、经贸交流的“重要通道”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产业空间格局、航空资源分布、航空货物流向、国内国际网络衔接以及地面交通辐射能力等诸多因素,统筹考虑天津滨海机场与石家庄正定机场的航空物流发展方向。

 

(二) 北京航空物流的发展目标

 

到2035年,北京航空物流成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推动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京津冀航空物流市场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为高质量服务全国交通物流统一大市场提供“首都范本”;以“航空物流信息化、智慧化”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更加强劲;推动航空物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与保障机制更加协同;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基于首都优势、以首善标准打造的具有首都特色的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成熟、更可推广。

 

(三) 北京航空物流的发展策略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兴机场建设时关切的询问“如何管理运营好北京新机场?北京两个机场如何协调?京津冀三地机场如何更好地形成世界级机场群”。这“三大关切”既是民航领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亦是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向与发力重点。

 

基于此,从大兴机场、“双枢纽”以及京津冀机场群三个层面推动航空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以大兴机场航空物流市场为“发展重心”,重点发展“全货机+客机腹舱”、提升包括跨境电商、航空冷链、危险品运输等在内的全品类、全业态的航空物流保障能力,做大做优做强京津冀航空物流市场。

 

以首都机场航空物流市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客机腹舱”,与大兴机场形成“双枢纽”航空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以“双枢纽”为“战略支撑”、以“京津冀航空物流信息系统”为承载平台,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统一大市场,为区域协调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强劲动能。

 

(四) 北京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中探寻“新机遇”,以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航空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符合首都定位、契合发展实际、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通过聚焦“大兴机场”打造一个“新高地”;围绕“双枢纽”创造一套“新模式”;利用“新技术”建立一套“新系统”;以资源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推动形成货物、信息、服务在京津冀三地顺畅流通的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京津冀航空物流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新动能”与“新优势”。

 

1
建议一:将大兴机场打造成国家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围绕引培主体、织密网络、打造细分市场、强化地面保障、出台产业政策以及筑牢安全防线等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1. 引培市场主体,提升货源组织能力。

 

引入大型综合物流服务商。如京东、顺丰、圆通、菜鸟、联邦快递、联合包裹以及敦豪快递,与机场建立战略协同;鼓励设立总部、转运中心;强化与上下游资源融合、提供专业化航空物流解决方案,构建畅通国内、联通全球的航空物流服务网络,提升货源组织能力。引入头部电商平台。积极吸引希音、拼多多、抖音以及速卖通,聚焦“提升货源吸附性”、创新与机场的战略协同机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将符合地方发展定位的产业引入廊坊、雄安等地,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为津、冀两地机场输送稳定货源。引入货运航司。鼓励设立基地;通过增加运力投入、增开直飞航线,拓展大兴机场联通全球的货运业务,优化航空货运产品供给。

 

2. 织密空地网络,提升通道功能。

 

编织天上一张网。构建“全货机+客机腹舱”的航线网络布局。在构建货运航线网络方面,以基地货航、综合物流服务商及电商平台为主体,有序形成内外联动、覆盖广泛、衔接便利的全货运航线网络;基于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RCEP国家的市场需求,开通和加密贸易密切城市及货源丰富地区货运航线。加大第五货运航权利用。在完善客运航线网络方面,巩固载运率较高的客运航线;支持客运航司立足“双枢纽”功能定位,拓展欧美、拉美、南太、印度洋及非洲的通道辐射能力,延展货运市场的辐射范围。

 

构建高效顺畅的陆运集货网络。在异地货站建设方面,结合政策要求与市场需求,将大兴机场货运服务前移至农产品生产地、加工地等货源聚集地,实现异地货物分拨、进出口申报、初筛放行和异常处理等现场操作,实现降本增效。在海外货站建设方面,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市场需求,适时设立海外货站,拓展国际全链条“门到门”服务。

 

完善并拓展多式联运模式。在空陆联运方面,利用多式联运专业库,开展卡车航班业务,实现货物在大兴机场的快速集散。在空铁联运方面,基于市场规模与现实需求,探索空铁联运的实现路径,提升大兴机场货运中转和集散能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3. 延伸物流链条,打造细分赛道。

 

布局跨境电商市场。以电商平台为主体,吸引电商货在大兴机场集散;争取试点政策,提升带电、弱磁类货品的便利化运输水平。发展航空冷链物流。贯彻落实民航局“干支通、畅天下”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京津冀以及中国北方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利用区内“2+2+6”干支结合的机场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在花卉、果蔬、肉类、水产品、海产品以及药品等领域发力,扩大冷链市场规模。

 

4. 强化地面保障,提升运行效率。

 

及时补充货运设施、丰富口岸功能。有序推动跨境电商、多式联运等专业库投运;适时启动货运区二期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的批复。对接规章标准、提升服务效率。深入贯彻落实《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及各项规章标准,规范操作流程,提升运行效率。强化政企合作、搭建共荣共生的航空物流生态圈全力争取产业、行业支持政策;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专业支撑;深化航空货运安全服务管理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共同营造和谐共生的航空物流生态圈。

 

5. 出台产业支持政策,撬动市场发展。

 

立足当前航空物流发展的特定阶段,以产业政策为杠杆,通过对航空物流产业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进行无差别、非歧视性的支持与激励,“筑巢引凤”,吸引平台引来产业、吸引货代集聚货源、吸引货运航司投放运力,引导要素的有序流动与资源的合理布局,优化供给结构,扭转“无货可运”的尴尬局面,改变“因需求不足而导致的运力不足”的恶性循环,重塑健康、良性的运转机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匹配;涵养产业生态,吸引产业聚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6. 强化安全治理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完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健全双重预防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安全治理能力。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执行“三管三必须”要求,厘清责任边界,明确安全底线、清晰责任主体,动态完善网格化安全责任拼图,为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2
建议二:创造北京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1. 新机场引领新格局。

 

2019年9月25日大兴机场顺利通航,北京“双枢纽”格局正式形成,成为推动京津冀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能量场”。

 

2. 新格局创造新模式。

 

引导首都机场、大兴机场航空物流的错位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构建“双枢纽”航空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为京津冀航空物流的协同发展提供具体实践。

 

一是以首都机场为重要依托,构建以“客机腹舱”为着力点的发展路径。

 

首先,进一步稳固首都机场载运率较高的客运航线。

 

其次,基于市场需求,有序恢复、加密欧洲、北美等重点区域客运航线,加速客机腹舱运力储备。

 

再次,立足“双枢纽”功能定位,着力提升与全球主要枢纽及重要首都城市的航班衔接,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畅联全球的客运航线网络,为航空货物运输提供稳定可靠的运力支撑。

 

二是通过发展路径的协同、运行管理的统一、信息系统的支撑,系统构建“双枢纽”航空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首先,优化、巩固北京两场协同联动的发展路径。从实际出发,做深做远首都机场以“客机腹舱”为主的航线网络;扩展完善大兴机场以“全货机+客机腹舱”为主的航线网络,进一步稳固两场协同联动的发展路径。

 

其次,推动北京两场实现运行管理的“四统一”。安全管理统一:实现首都、大兴两场安全管理主体统一、安全管理标准统一。准入标准统一:基于信用管理工作机制,统一首都、大兴两场准入标准,以分级分类管控,提升运行效率。服务标准统一:统一首都、大兴两场的航空货物地面服务标准以及评价体系,提升地面服务效率。运行模式统一:以当前大兴机场进港货物可在首都机场办理通关手续为案例,通过“双枢纽”两场“一站式”航空物流解决方案,结合运行实际与市场需求,实现货物在首都、大兴两场的便捷互转以及国内、国际四个流向的快速中转。

 

再次,以“航空物流信息系统”为支撑,构建“双枢纽”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航空货站系统。对北京两场货站系统进行统筹协调。实现双枢纽“电子货运一体化服务”。通过两场货运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货代企业基于一个系统、登录一个账户即可在北京任意一场进行交货、提货以及货况查询与跟踪等。实现双枢纽“物流+通关”全流程信息服务。与“北京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交互联通,在两场运行的物流企业实现“零跑腿”、两场车辆进出国际卡口“秒放行”。

 

3
建议三:塑造京津冀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1. 新模式开辟新赛道。

 

以北京“双枢纽”航空物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为范本,通过在京津冀机场群的推广与复制,实现三地四场在航空物流发展路径上的差异化,在安全管理、市场准入、服务标准、运行模式以及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为构建京津冀航空物流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前提。

 

2. 新技术孕育新动能。

 

建设京津冀机场群航空物流信息系统。落实民航局关于“智慧货运”的工作要求,统筹京津冀机场群货站系统。建设“三个平台”。一是以“双枢纽”航空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京津冀机场群物流数据平台,实现对运行监测、质量管控以及经营分析等的决策支撑,为高质量的物流管理赋能。二是建设物流服务平台,通过向货代企业提供三地机场一体化“电子货运服务”,为高质量的服务赋能。三是建设物流协作平台,通过汇聚三地机场的航空货运产品、基础运价及产业政策等信息,实现机场间市场需求互联互通,为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匹配赋能。

 

3. 新动能创造新机遇。

 

搭建航空货运“OTA”平台,推动形成京津冀航空物流统一大市场。以京津冀机场群航空物流信息系统为“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与航司、货代、地面运输企业、危险品鉴定机构以及铁路部门等行业内外部单位的交互联通,实现包括舱位、地面接驳等在内的运力信息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构建起航空物流供需对接平台,通过网络的协同效应在补齐支线机场运力少、枢纽机场产品少、市场需求反馈不及时等短板的同时,高效提供“最先一公里”的揽货以及“最后一公里”的地面配送服务、“一单到底”的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以及“一站式”多式联运服务,创造更多市场交易机会,为服务全国交通物流统一大市场提供“首都范本”。

 

4
建议四:健全京津冀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
 

1. 汇聚新力量。

 

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型综合物流服务商、电商平台以及货运航司是市场发展的主体。其中,大型综合物流服务商负责货源的组织以及全货机运力的补充;电商平台负责货源的集聚,适时开展产业对接与引入;货运航司负责提供稳定的全货机运力,构建顺畅的空中通道。机场是平台和保障,发挥着“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功能,为货物提供从地面到空中顺畅衔接的“通道功能”。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应通过战略协同、政策协同以及体制机制协同,提供宜商宜业的发展环境、引导市场、规范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2. 健全新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机制保障。建议由北京市牵头组建高层级京津冀航空物流战略推进委员会,吸纳民航、海关、市场监管、公安、机场、航司及物流企业等参与,打造跨越组织边界与事权边界的协同治理机制。

 

二是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以及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历史、现实与未来是相通的。对历史的梳理是重建认知的过程,更是对市场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本质规律的深化。根本目的在于以正确的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保持历史耐心,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稳扎稳打,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航空运输承担全球货物贸易运量不到1%,其价值却高达35%。因此,航空物流的发展规划要体现国家意志,要衔接城市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指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为此,北京航空物流的发展规划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与北京城市规划相衔接,坚持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契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政策资源环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下分级分类推动北京航空物流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规划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京津冀航空物流发展也应尽早布局谋篇,发挥好大兴机场“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的引擎作用,利用好北京“双枢纽”的协同优势,把握好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突出首都特色、以首善标准规划好北京航空物流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京津冀航空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协同发展,联动发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民航力量,助推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作者简介:王清,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货运发展办公室总经理

原文发表于《中国民用航空》2024年10月 总第427期,略有修改。

破局之道:北京航空物流发展方向与路径探析(二)发展方向、发展路径

航空货运网公众号

公众号『航空货运网

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航空物流动态
扫码关注公众号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来自网络转,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admin@aircargoexpress.cn

新闻

破局之道:北京航空物流发展方向与路径探析(一)发展历程、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4-11-18 11:02:05

新闻

2025年空运货物运力预计将面临压力

2024-11-19 9:41:17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