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市场客改货
热度不减
在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结构布局调整的双重因素的作用下,近年来亚太地区航空货运市场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该地区客改货业务的发展。一方面,飞机制造商积极加大在该地区客改货产品的销售力度,另一方面该地区航空维修企业也在不断开拓新的客改货生产线。
制造商看好亚太市场
如今,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大飞机制造商发布的市场预测报告中也对未来亚太地区客改货市场的发展持相当乐观的态度。 根据波音公司发布的市场预测报告,到 2029 年全球市场大约需要 1300 架窄体客改货飞机,如波音 737-800BCF;需要约 600 多架宽体客改货飞机,如 767-300BCF。其中,波音预测亚太市场对客改货飞机的需求将是全球市场中最大的,大约需要 500 架客改货飞机。同时,波音还在市场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亚太地区货机的增长率将达到 2019 年水平的3 倍,有望与北美地区货机规模相当。空客的预测则与波音类似。空客在一份市场预测报告中指出,预计从 2023 年到 2042 年,将有 1590 架以上的飞机完成客改货的改装,其中约 600 架将用于亚太地区。 与行业巨头一样,中国商飞发布的市场预测年报中同样也指出了未来亚太地区客改货市场的巨大潜力。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的预计,未来 20 年,新货机和客改货飞机交付量为 2991 架,预计到 2041 年,将有 2041 架客机通过客改货方式进入货运市场,其中窄体货机为 1283 架,中型宽体货机为 465 架,大型宽体货机为 293 架。
小货机或有大市场
现代商业、贸易以及物流等行业正在经历转型,使市场对货运航空的需求空前高涨,对当日达和分散化运行的需求增长更是如此,而支线飞机改装而来的“小货机”则可以很好匹配这类市场对于飞机大小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货机在航空货运市场也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市场也不乏支线飞机客改货项目的涌现。涡桨支线飞机制造商 ATR 公司近几年来在积极开拓货机市场。目前 ATR公司有5~ 10 吨的货机方案,主要提供两种货机,分别是基于第二代 ATR42/72-500 客改货飞机和基于第三代 ATR72-600 的全新货机。其中,前者的客改货方案主要通过第三方 STC 方式,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标准货舱门型和可与大型喷气货机实现联运、能装载集装箱的大舱门型。后者则直接从图卢兹生产线交付,飞机在原厂交付时就具备包括大舱门、无窗机身、增强地板等。目前联邦快递已经成为了ATR72-600 货机的启动用户。 ATR 公司表示,ATR72-600 这类小型货机十分适合低流量市场,适合客户用 开辟新的货运航线,将是喷气货机的重要补充。同时,在这一机型的研发上,ATR 公司与联邦快递充分合作,明确将其定位于 10 吨级市场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低流量航空货运市场覆盖难题。ATR 公司十分希望将这种与联邦快递的合作模式应用到中国市场。 ATR 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中国市场航空货运高度集中于前五十大航点,航司大都只关注枢纽货运点,对二三线城市的航空货运业务挖掘不够。ATR 的货机产品恰恰可以为国内二三线城市群的货运业务提供支撑。
巴航工业 2022 年 3 月正式启动了E190F 和 E195F 客改货项目。2023 年 9月,巴航工业首次对外公布了 E190F 项目的进度。在一个公开视频中可以看到,推动巴航工业 E 系列货机进入中国市场。首架 E190F 已经完成了新货舱门的安装,此外加固地板、安装烟雾探测器和更改空气发生系统等其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2023 年 12 月,巴航工业表示,另一款 E195F 的改装工作很快也将启动。根据巴航工业的规划,2024 年首架 E190F 将投入市场。对于中国市场,巴航工业也进行了提前布局。2023 年 6 月,巴航工业宣布与兰州航产集团签署 20 架 E 系列货机改装服务及客改货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在这份合作协议中,巴航工业将在兰州建立 E190F和 E195F 的客改货改装能力,从而支持并推动巴航工业 E 系列货机进入中国市场。 早前巴航工业在一份市场预测报告中指出,未来 20 年将向全球市场交付约 700架 E 系列改装货机,其中中国市场将占约34% 的份额。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巴航工业为何选择在兰州建立 E 系列飞机客改货生产线。如今国内多个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正在推动航空货运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市场进行覆盖,而这或许也是巴航工业希望通过工业合作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目前,兰州航产集团已成为巴航工业 E 系列货机在中国的启动用户。 2023 年 10 月,中国商飞 2 架 ARJ21客改货飞机分别交付杭州圆通货运航空和中原龙浩航空。ARJ21 客改货项目 2020 年5 月正式立项,经过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改装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于 2023 年 1 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批准,这是我国商用飞机第一次客改货的成功实践。其间,作为项目改装实施单位,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与中国商飞公司深度合作,先后完成了飞机机身大开口和结构加强、主货舱门安装、系统改装等工作。ARJ21 客改货飞机最大设计商载 10吨,设计航程 2778 公里,主要用于国内航线及短程国际航线上的货物、邮件和快递等运输业务。主货舱安装了可兼容不同装载方案的货运系统和大尺寸全电作动外开式舱门,可满足客户对不同集装器的使用需求。未来,ARJ21 客改货飞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值得关注推动巴航工业 E 系列货机进入中国市场。 客改货产能有待提升
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国内航空维修企业也在加强与主制造商的合作,不断开拓客改货生产线。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2019 年与波音公司合作,开设了第一条波音 737NG 生产线,2020 年正式启动第二条 737-800 生产线。2021 年,波音又在 GAMECO 增设了第三条 737-800BCF 生产线。2022 年,波音又将 767-300BCF 的改装线设在了 GAMECO。4 月,首条 767-300 改装货机改装线正式投产,首架飞机主货舱门按时切割。波音表示,767-300BCF 改装线是 GAMECO 现有三条737-800BCF改装线的补充,GAMECO 也是全球首家同时改装 767-300BCF 和 737-800BCF 的维修机构。 767-300BCF 是一款多用途飞机,可以让用户同时在远程、区域和支线市场上使用。在中 型 宽体改装货机中,767-300BCF 拥有最低的航段运营成本。根据波音预测,到 2040 年,亚太地区的航空公司将需要 505 架包括原产货机和改装货机在内的大中型宽体货机。 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STAECO)是国内首家获得 737-800 客改货改装能力的维修企业。2021 年,波音宣布在山东太古再新增两条 737-800BCF 改装生产线,至此,山东太古共拥有 7 条 737-800BCF 改装生产线。 然而放眼整个亚太市场,《航空周刊》的报道指出,该地区客改货的改装产能基本已经接近极限。《航空周刊》在一份调查中发现,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客户对客改货飞机的需求不断增加,该区域 MRO企业客改货能力已经出现了难以满足需求的现象,一些客改货项目已经出现了延期或订单积压的情况。
对此,新科宇航公司表示,目前空客A320/321P2F 和 A330P2F 的改装机位已经安排到了 2026 年。也正因为如此,早前新科宇航就曾表示将在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加大投资,增加更多的生产线,以提升产能,满足市场对客改货飞机的需求。扩大客改货产能的布局。2023 年 3 月,EFW 航空航天公司和四川海特签署改装合作意向书,将在其子公司天津海特开展空客 A321 机型客改货项目。天津海特也成为 EFW 航空航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第 4个空客 A321 机型客改货改装点。双方还签署了首批 10 架客改货飞机订单。 天津海特表示,首架改装周期约 240 天,后续的 A321 飞机改装周期会逐渐缩短至 130天左右。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天津海特将于 2024 年年底开始启动三期机库建设,并计划在 202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届时,天津海特将增加三个窄体机机位,为航空维修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飞机定检及客改货服务。目前由于民航飞机定检维修与货运客改货订单数量日益增加,天津海特拥有的线位数量已无法完全满足产能需求。因此,第二条空客 A321 客改货线位最快也要到 2024 年下半年启动,波音 737NG 机型客改货订单也排到了 2025 年之后。从天津海特的例子中不难发现,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飞机改装新产能上线的速度较慢,短时间内大幅提高生产速率并不现实,因此也难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时具备客改货资质的航空维修企业受制于人力紧张和生产线现状,产能无法再有显著的提升。因此这两个因素已经成为了当前阻碍亚太地区客改货产能进一步提升的发展瓶颈,未来也有待进一步破局。 对此,《航空周刊》在报道中也指出,亚太地区的客改货市场发展依赖于飞机制造商、航空维修企业、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等多方的通力合作。所有这些相关方都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能力,以应对迫在眉睫的各种挑战。只有多方通力合作才更有利于释放亚太地区作为全球客改货中心的巨大潜力,共同促进亚太客改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公众号『航空货运网』
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航空物流动态
扫码关注公众号